感谢您关注世联盟非遗专委会  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新闻资讯
汉川善书三代传承善本亮相国家图书馆
发布时间:2025-11-18  阅读:50次


近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、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在京举行,已故汉川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忠德1984年手抄的《九松桥》《德保放牛》《投生显报》三部经典善本应邀参展,这是该濒危曲种的善本首次登上国家级文化展示平台。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发来感谢函,肯定其文本价值与历史意义。

此次参展的善本源自徐忠德、卢维琴、熊乃国三代艺人传承谱系,以工整小楷缮写,完整保留汉川善书“宣、讲、答、对”四位一体文本结构,内容聚焦劝善教化,纸页虽泛黄但字迹清晰,保留了清末以来善书手抄本的原真形态,为研究湖北曲艺文本流变提供了珍贵活态样本。

汉川善书是流行于江汉平原的说唱曲艺,起源于明末清初“宣讲圣谕”,2008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。因依赖口传心授,老艺人相继离世后,该曲种面临传承断代危机,传统手抄本存世寥寥。徐忠德从艺六十余载,精于善书表演与文本整理,2021年辞世后,家属将这批珍贵文献无偿捐赠。

本次展览彰显了汉川善书的保护成效,实现三重突破:纳入国家记忆体系、完整展示文本结构、呈现三代活态传承脉络。目前,汉川市文化馆等单位正加快善书数字化建档,让这束乡土“道德之光”在新时代延续。


来源:孝感日报


  • 电话:0731-88886666  手机:18209230898

    邮箱:admin@pbootcms.com

   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滨海街道滨海大道117号海口滨海国际金融中心A座四楼1149

  • 微信

    公众号

    微信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{label:wxh}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